• 学习优秀作文、找作文素材就到作文帮
  • 手机输入网址也能访问作文帮
当前位置 › 作文帮素材诗词 › 河湟旧卒(少年随将讨河湟)
河湟旧卒(少年随将讨河湟)

河湟旧卒(少年随将讨河湟)

少年随将讨河湟,头白时清返故乡。十万汉军零落尽,独吹边曲向残阳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zuowenbang.com.cn/gushici/258CJGT7FH.html
  • 古诗词大全
  • 282次浏览
  • 作者(张乔)
  • 31个字
  • 2018年10月16日
  • 展开介绍

少年随将讨河湟,
头白时清返故乡。
十万汉军零落尽,
独吹边曲向残阳。

1. 河湟旧卒(少年随将讨河湟)翻译

翻译:

青年时代就已经随军参加征讨河湟的边防之战,等到头发发白,边境安定的时候才返回故乡。

十万将士如今生死难还,没有几个了。只剩下我吹着边疆的曲子空对斜阳。

2. 河湟旧卒(少年随将讨河湟)赏析

赏析:

湟水源出青海,东流入甘肃与黄河汇合。湟水流域及与黄河合流的一带地方称“河湟”。诗中“河湟”指吐蕃统治者从唐肃宗以来所侵占的河西陇右之地。公元849年(宣宗大中三年),吐蕃以秦、原、安乐三州及右门等七关归唐;公元851年(大中五年),张义潮略定瓜、伊等十州,遣使入献图籍,于是河湟之地尽复。近百年间的战争给人民造成巨大痛苦。此诗所写的“河湟旧卒”,就是当时久戍幸存的一个老兵。诗通过这个人的遭遇,反映出了那个动乱时代。

此诗叙事简淡,笔调亦闲雅平和,意味很不易一时穷尽。首句言“随将讨河湟”似乎还带点豪气;次句说“时清返故乡”似乎颇为庆幸;在三句所谓“十万汉军零落尽”的背景下尤见生还之难能,似乎更可庆幸。末了集中为人物造象,那老兵在黄昏时分吹笛,似乎还很悠闲自得呢。

以上说的都是“似乎”如此,当读者细玩诗意却会发现全不如此。通篇诗字里行间、尤其是“独吹边曲向残阳”的图景中,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哀伤。“残阳”二字所暗示的日薄西山的景象,对一位“头白”老人来说,那几乎是气息奄奄、朝不虑夕的一个象征。一个“独”字又交代了这个老人目前处境,暗示出他从军后家园所发生的重大变故,使得他垂老无家。这个字几乎抵得上古诗《十五从军征》的全部内容:少小从军,及老始归,而园庐蒿藜,身陷穷独之境。从“少年”到“头白”,多少年的殷切盼望,俱成泡影。

而此人毕竟是生还了,而更多的边兵有着更其悲惨的命运,他们暴骨沙场,是永远回不到家园了。“十万汉军零落尽”,就从侧面落笔,反映了唐代人民为战争付出的惨重代价,这层意思却是《十五从军征》所没有的,它使此绝句所表达的内容更见深广。这层意思通过幸存者的伤悼来表现,更加耐人玩味。而这伤悼没明说出,是通过“独吹边曲”四字见出的。边庭的乐曲,足以勾起征戍者的别恨、乡思,他多年来该是早已听腻了。既已生还故乡,似不当更吹。却偏要吹,可见旧恨未消。这大约是回家后失望无聊情绪的自然流露。他西向边庭(“向残阳”)而吹之,又当饱含对于弃骨边地的故人、战友的深切怀念,这又是日暮之新愁了。“十万汉军零落尽”,而幸存者又陷入不幸之境,则“时清”二字也值得玩味了,那是应加上引号的。

可见此诗句意深婉,题旨与《十五从军征》相近而手法相远。古诗铺述丰富详尽,其用意与好处都易看出;而“作绝句必须涵括一切,笼罩万有,着墨不多,而蓄意无尽,然后可谓之能手,比古诗当然为难”(陶明濬《诗说杂记》),此诗即以含蓄手法抒情,从淡语中见深旨,故能短语长事,愈读愈有味。

推荐阅读

  • 陇西行

    归档(诗词) - 阅读(283) - 2018年10月16日

    十里一走马,五里一扬鞭。都护军书至,匈奴围酒泉。关山正飞雪,烽火断无烟。

  • 树中草(鸟衔野田草)

    归档(诗词) - 阅读(315) - 2018年10月16日

    鸟衔野田草,误入枯桑里。客土植危根,逢春犹不死。草木虽无情,因依尚可生。如何同枝叶,各自有枯荣。

  • 苑中遇雪应制

    归档(诗词) - 阅读(302) - 2018年10月16日

    紫禁仙舆诘旦来,青旂遥倚望春台。不知庭霰今朝落,疑是林花昨夜开。

  • 忆江南

    归档(诗词) - 阅读(285) - 2018年10月16日

    江南忆,最忆是杭州。山寺月中寻桂子②,郡亭枕上看潮头③。何日更重游?江南忆,其次忆吴宫④。吴酒一杯春竹叶⑤,吴娃双舞醉芙蓉⑥。早晚复相逢⑦?

  • 灵隐寺(鹫岭郁岧峣)

    归档(诗词) - 阅读(290) - 2018年10月16日

    鹫岭郁岧峣,龙宫锁寂廖。楼观沧海日,门对浙江潮。桂子月中落,天香云外飘。扪萝登塔远,刳木取泉遥。霜薄花更发,冰轻叶未凋。夙龄尚遐异,搜对涤烦嚣。待入天台路,看余度石桥。

  •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

    归档(诗词) - 阅读(500) - 2018年10月16日

    破额山前碧玉流,骚人遥驻木兰舟。春风无限潇湘意,欲采蘋花不自由。

作文帮导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