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学习优秀作文、找作文素材就到作文帮
  • 手机输入网址也能访问作文帮
当前位置 › 作文帮作文 ›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
一幅名扬中外的画

一幅名扬中外的画

《一幅名扬中外的画》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,是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,初步了解《清明上河图》的内容和艺术价值,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。
上一篇:语文园地(五)
下一篇:赵州桥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zuowenbang.com.cn/zuowen/259WCLPP5Q.html
  • 作文大全
  • 6835次浏览
  • 2629个字
  • 2018年11月24日
  • 展开介绍

《一幅名扬中外的画》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,是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,初步了解《清明上河图》的内容和艺术价值,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。 

课本原文

北宋时候,有位画家叫张择端。他画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《清明上河图》。这幅画长528厘米,高24.8厘米,画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。这幅画已经有八百年多年的历史了,现在还完整地保存在北京的故宫博物院里。

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,下了很大的功夫。光是画上的人物,就有五百多个:有从乡下来的农民,有撑船的船工,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,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,有走江湖的医生,有摆小摊的摊贩,有官吏和读书人三百六十行,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。

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。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、作坊、酒楼、茶馆走在街上的,是来来往往、形态各异的人:有的骑着马,有的挑着担,有的赶着毛驴,有的推着独轮车,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。画面上的这些人,有的不到一寸,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。别看画上的人小,每个人在干什么,都能看得清清楚楚。

最有意思的是桥北头的情景:一个人骑着马,正往桥下走。因为人太多,眼看就要碰上对面来的一乘轿子。就在这个紧急时刻,那个牧马人一下字拽住了马笼头,这才没碰上那乘轿子。不过,这么一来,倒把马右边的两头小毛驴吓得又踢又跳。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,被小毛驴惊扰了,连忙回过头来赶小毛驴你看,张择端画的画,是多么传神啊!

《清明上河图》使我们看到了八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,看到了当时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场景。

教材简说 

在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,《清明上河图》是一颗璀璨的明珠,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。这篇略读课文,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这幅名扬中外的古代绘画作品──《清明上河图》。

作者先对《清明上河图》作了简单的介绍:图画的年代,作者,大小,画面内容,目前保存的情况。短短的几句话,所含信息量却很大。 

后面的几段,介绍了《清明上河图》画面上的内容。先是概说画面上的人物很多,主要是从人物所从事的行业之多来表现的;然后讲画上的街市热闹非凡,介绍了画面上各种人物的形态;之后,选择了一个小的场景加以具体生动的描绘;最后,简单写出了《清明上河图》的历史价值。 

学习目标 

1.正确、流利地朗读课文。 

2.对照画面,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,了解古画《清明上河图》的历史价值。 

3.培养自学能力。 

教学建议 

1.课前,如果有条件,可以建议学生了解北宋的时代背景;搜集有关《清明上河图》的资料,如画册、邮票,欣赏这幅名扬中外的画。教师准备有关挂图,有条件的也可以准备《清明上河图》的光盘或制作课件。 

2.这是一篇略读课文,在教学时,要把握中年级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,可以让学生先通读课文,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,并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。 

3.课文所选画面的内容十分丰富,课文的文字也非常生动。可以根据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,建议学生对照图画多读几遍课文,特别是作者描写画面内容的三个自然段,非常生动,传神,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。可以一边读课文,一边看图画,并随着课文展开想象,感受《清明上河图》画面的生动。 

4.在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之后,应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交流时间,交流各自读懂了什么。学生交流的内容,大都是对《清明上河图》这幅画的了解,包括它的年代、作者、大小、画面内容,以及历史意义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重点交流课文描写的与图画内容相对应的部分,使学生在交流中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。还可以让学生当小讲解员,对照相应的画面,介绍课文中涉及的人物或场景。 

5.鼓励学生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,并试着用恰当的方式解决问题。比如,有的学生不理解某些词语,对理解课文内容造成了一定影响,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解决。如,“作坊”是什么意思?(手工业工场)可以用查字典的办法解决词义;又如,“一乘轿子”是什么意思?(古代称四匹马拉的车一辆为一乘)可以结合观察画面理解。 

6.建议学生根据自己对《清明上河图》的了解,对照画面,向爸爸妈妈介绍这幅名画。 

参考资料 

张择端

生卒年不详,字正道,一字文友,东武(今山东诸城)人。他生活在北宋末年,宋徽宗时供职翰林图画院。善画风俗画,尤长于楼面、屋宇、林木、人物。《清明上河图》是他的代表作,曾经为宣和内府所收藏。另作有《金明池争标图》,亦为艺术杰作。 

《清明上河图》

闻名中外的《清明上河图》,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不朽珍品。此画为绢本水墨淡设色长卷,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,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。 《清明上河图》全图可分三个段落。 

展开图,首先看到的是汴京郊野的春光。在疏林薄雾中,掩映着几家茅舍。路上一顶轿子,内坐一位妇人。轿顶装饰着杨柳杂花,轿后跟随着骑马的、挑担的,刚从京郊踏青扫墓归来。环境和人物的描绘,点出了清明时节的特定时间和风俗,为全画展开了序幕。 

中段主要描绘的是上土桥及大汴河两岸的繁忙景象。课文所配插图和文字就是节选的这一段。《清明上河图》描绘的最为热闹的地方,就是横跨汴河的那座木结构的拱形桥。关于这座别致的桥梁,宋代孟元老在《东京梦华录》一书中曾记载:“其桥无柱,皆以巨木虚架,饰以丹,宛如飞虹。”有关这种桥的建造方法已经失传,现在我们仅仅依靠画上所描绘的图样,才得以知晓古代能工巧匠的高超智慧。画家围绕这座桥,充分施展了自己的绘画本领,将桥上桥下的场景和人物活动作了全景式的描绘。表现最为精彩的部分,是围绕桥下正要逆水而上的一条木船。这里是河面比较狭窄的一段河道,河水较为湍急,船上的船工怕有危险,都站在船甲板上、船篷上紧张地忙碌着、叫喊着。桥上甚至还有些热心者不顾自己的安危,跨越到拱形桥的栏杆外,一手拉住栏杆探出身子,大声喊叫,挥舞另一只手,居高临下,就像现在的交通警察似的,指挥着船只顺利通过。画中的人物大小仅寸许,但是神态毕现,极为生动。画面中还表现了许多这样精彩的生活细节。 

后段则描绘了汴京市区的街景。市区街道热闹非凡,人物众多,个个形神兼备,极富情趣。 

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,共绘了五百五十多个各色人物,牛、马、骡、驴等牲畜五六十匹,大小船只二十多艘。房屋、桥梁、城楼等也各有特色,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。这幅描写北宋汴京城一角的现实主义的风俗画,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。 

汴梁

今河南省开封市,战国时期的魏,五代时期的后梁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以及北宋和金,均曾建都于此,素有“七朝古都”之称。 

开封与北京、南京、西安、洛阳、杭州、安阳合称中国七大古都,在建都朝代上仅次于西安和洛阳,居全国第三位。在古代,这里曾长期是我国政治、经济和文化的中心。

推荐阅读

  • 在舞蹈中学到了坚强

    归档(作文) - 阅读(519) - 2018年10月9日

    那个灯光闪耀着的舞台,是我一直以来向往的目标。穿着那洁白的天鹅舞服在舞台上跳跃,舞动着那轻柔的舞姿……但成功的背后总会有道之不尽的苦楚,“八年”这个字眼是个多么漫长的岁月啊,要学习八年后才有资格踏上那个舞台!芭蕾那舞姿早已触动了我的心灵,从那时…

  • 观荷花

    归档(作文) - 阅读(464) - 2019年9月12日

    美丽的荷花是我最喜爱的花,荷花有水中芙蓉的美誉。古人还对荷花赞不绝口:“接天连叶无穷碧,映日荷花别样红。”夏天是荷花盛开的季节,来到池边,一股芬芳扑鼻的香气迎面扑来,看着这么多荷花,粉的似霞,白的似雪,一片一片的铺在湖上,真是千姿百态。看那池中雅洁…

  • 菊花

    归档(作文) - 阅读(567) - 2019年9月16日

    有人喜欢那婷婷玉立的荷花,有人喜欢那鲜艳无比的桃花,还有人喜欢那高贵富丽的牡丹花,但我最喜欢的花是——多姿多彩的菊花。我家阳台上种满了菊花,红的似火,白的如雪,粉的似霞,黄的如金。秋天到了,其它人家的花都凋谢了,好象在准备冬眠似的,惟独我家的菊花丝…

  • 苦楝树

    归档(作文) - 阅读(606) - 2019年9月12日

    在我们校园的旁边,有几棵苦楝树。它长得很高大,大概有两三层楼那么高吧。这几棵苦楝树最小的主干像大碗口那么大,最大的我双手合抱才抱的牢。苦楝树的皮和叶子很苦,连虫都不敢咬,也许这就是它名字的来历吧。初春,苦楝树还像去年冬天一样光秃秃的,剩下一条条黑…

  • 观察植物

    归档(作文) - 阅读(861) - 2019年9月12日

    在神奇的大自然中,有一种奇妙的草,叫做“含羞草”。含羞草属于簇生植物,高约40厘米左右。花的颜色是淡紫色,形状是球形。茎上有点儿淡紫色,分枝很多,具有倒刺毛和锐刺。叶子很长,椭圆形的,朝相反的反向成对地铺在茎上。嫩红色的茎衬着鲜绿的叶子,是那么的朴素…

  • 美不胜收的小公园

    归档(作文) - 阅读(351) - 2019年8月9日

    我们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实验小学是个景色宜人,四季如春,风景秀丽的地方,有一个地方常常在我的脑海回荡——小公园。春姑娘来了!这时,小草悄悄地探出头来,好像正和我们打招呼呢!野花,大红花,争奇斗艳,好像在比谁更美呢!花丛这一簇,那一丛,还有蝴蝶在上面跳舞呢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