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学习优秀作文、找作文素材就到作文帮
  • 手机输入网址也能访问作文帮
当前位置 › 作文帮思维写作方法 › 给高考满分作文挑刺
给高考满分作文挑刺

给高考满分作文挑刺

在我看来,作为一种素养,健康的写作态度与健康的写作趣味,也许比片面的写作能力更为重要。中小学写作教育,培养的是能够独立思考并使用母语合理表达的公民,而不是游戏文字的“写手”。这里对几篇颇受推崇的高考高分(包括满分)作文进行再评析,绝非要吹毛求疵,也无意指责什么。只是在高考指挥棒还非常管用的今天,高分作文的示范效应让人无法不正视它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zuowenbang.com.cn/fangfa/263N77APX6.html
  • 写作方法
  • 486次浏览
  • 5443个字
  • 2019年07月27日
  • 展开介绍

高考写作一直被作为公共社会事件而被广泛关注,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诉求给予不同的叙说。

如果回到中小学写作教育的原初意义,也许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看法:写作不仅是一种能力,写作更是一种素养——它不仅仅是遣词造句、谋篇修辞的方法与技能,更是一个人的价值理念、思维品质、创造能力以及审美素养的综合表现。高考写作不仅要注重能力的考查,还应站在培养现代公民写作素养的高度,理性审视检测内容、方式、评价标准和价值导向。

写作本质上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,一篇文章的成败首先取决于它能否实现这个功能。

以高考常见的议论文为例。议论文是用来“说理”的文体,无论你怎样推陈出新,说一千道一万,“说理”才是硬道理。你说得在不在“理”,说得合不合“理”,是不是合乎“真理”,最终能否让人理解或信服,这是判断议论文好坏的首要标准。

至于出众的语言表达和篇章建构,或者新颖的材料、让人称道的构思,等等,都只是一种附丽。离开了“理”这个“本”,这些“附丽”也就失去了其光彩。如果反客为主,不在说理上下功夫,却拿“附丽”当本体,那就是买椟还珠了。

前人为文,主张“文章合为时而著,歌诗合为事而作”,强调文章要有益于时代,有益于现实;前人作诗,则遵从“诗言志”、“诗缘情”的理念,强调书写性灵,抒发真情。这都是很好的传统。

今天的写作,虽则与古人不可同日而语,但写真情实感,写真知灼见,写真心实意,依然还是为文的基本要求。

从写作教学的育人功能看,假大空的写作既缺乏道德依凭,也没有美学价值,无论在教学中还是在检测中,都不该任其泛滥,助其生长。

在我看来,作为一种素养,健康的写作态度与健康的写作趣味,也许比片面的写作能力更为重要。中小学写作教育,培养的是能够独立思考并使用母语合理表达的公民,而不是游戏文字的“写手”。

这里对几篇颇受推崇的高考高分(包括满分)作文进行再评析,绝非要吹毛求疵,也无意指责什么。只是在高考指挥棒还非常管用的今天,高分作文的示范效应让人无法不正视它。

俗话说,取法乎上,得乎其中;取法乎中,得乎其下。

如果我们示范的是“下”,那么我们能得到什么呢?

在铭记与忘记的两岸

席慕容说:“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,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。”在生命之河的左岸是忘记,在生命之河的右岸是铭记。我们乘坐着各自独有的船在左岸与右岸穿梭,才知道——忘记该忘记的,铭记该铭记的。

行走在人生路上,我们笑看窗外花开花落、叶枯叶落,静观天外云卷云舒、风停风起。在路上,我们经历着太多太多悲喜交集的事,在生命之河的航行过程之中,我们学会了忘记该忘记的悲欢之事,学会了铭记该铭记的点点滴滴。

东坡披发仰天大呼“大江东去”,他面临的那些烦心琐事顷刻之间沉入滚滚波涛之中,消失得无影无踪。壮阔的滔滔江水让东坡选择忘记,忘记那些失意、悲伤,忘记那些仕途的不得意。陶潜伴着“庄生晓梦迷蝴蝶”中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东篱之下悠然采菊。面对南山,渊明选择忘记,忘记那些官场的丑恶,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,这是心灵的选择,这是过河人在“河”的两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选择,这更是明智的“摆渡”。

人们在河的左岸停留着,在这之外,同样又有在右岸快乐生活着的人们。

坐在池边亭下泪流满面独酌的易安居士,用她的文字告诉我,她永远铭记着这一生之中所经历的点点滴滴,那是她在“争渡”途中所做出的选择。海子用“面朝大海,春暖花开”告诉我,“从明天起”他将记住所有的人生之“水”,因为那是他用于“浇灌”他的“花儿”的“玉露”。三毛用她的文字永远地记住了撒哈拉的灵魂。梵高用《向日葵》永远记住了他的“船”……

这些是生命之河两岸的人生,这是忘记与记忆的选择。风吹起花瓣如同阵阵破碎的童年,决荒的古乐诠释灵魂的落差,躲在梦与记忆的深处,听花与黑夜唱尽梦魇,唱尽繁华,唱断所有记忆的来路,由分明的笑和谁也不知道的不分明的泪来忘记该忘记的不快和琐碎,来铭记该铭记的深刻与永恒。

茕茕白兔,东走西顾,衣不如新,人不如故。航行于“生命之河”中,坐在自己独有的船上,知道——忘记在左,铭记在右,中间是无尽穿梭!

症状

议论文成散文诗,看似文采飞扬,却是不讲道理。

诊断

初读这篇满分作文,不能不被作者的才华所折服:清晰的思路与结构、优美流畅的语言、广征博引的文化知识,看起来的确很美。但是,它却是一篇不讲道理的议论文。

对议论文来说,“说理”才是硬道理——观点要“在理”,分析要“入理”,论证要“合理”。

说理,首先必须有明确的态度和清晰的观点。但这篇作文却是语言含混,内涵模糊。

文章的论点是:在人生路上,我们应该“忘记该忘记的,铭记该铭记的”。那么,什么才是“该忘记”的,什么才是“该铭记”的呢?这应是本文论证的起点和基础。

对于“该忘记的”内容,文章借苏轼、陶潜等例子,算是做了一个比较明确的界定,那就是“失意、悲伤”、“仕途的不得意”、“官场的丑恶”、“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”,总之就是人生路上的种种挫折与磨难。

而对于“该铭记的”,则自始至终都闪烁其词,语焉不详。易安居士在争渡途中所做出的“选择”、海子铭记的人生之“水”、三毛铭记的“撒哈拉的灵魂”、梵高铭记的“船”,到底指的是什么呢?这朦胧诗一样的谜,实在难以参透。

文章以苏轼与陶潜为例阐述“忘记该忘记的”。苏轼与陶潜“忘记”了什么?为什么要“忘记”?他们从“忘记”中得到了什么?必须回答这些问题才能确认“忘记”对于人生的价值。遗憾的是,文章恣意于诗意的宣泄与华彩的展示,未能给读者一个清晰的阐述过程。

既然是说理,语言必须具备说理的功能。内涵不明、外延不清的概念,不恰当的判断与不合理的推理,只会把读者搞得云里雾里,好像是那么回事,又说不清到底是怎么回事,结果,所讲的道理也就成了不讲道理。

本文的语言看起来很美,却不符合说理的需要,总体上给人含混不清的感觉,这恰恰是说理的大忌。

比如海子的“人生之水”指什么呢?他用于“浇灌”“花儿”的“玉露”又是何意?连用“水”、“花儿”、“玉露”三个比喻,“花儿”这个喻体已是难以理解,“玉露”就更加莫名其妙了。

还有“风吹起花瓣如同阵阵破碎的童年,决荒的古乐诠释灵魂的落差,躲在梦与记忆的深处,听花与黑夜唱尽梦魇……”,这梦呓般的句子,纵是费尽心机,也难以理解。

文章的功能在于表达,是否实现了表达的功效,是检验其好坏优劣的基本标准。

议论文的功能是说理,说的是否“在理”,是否“合理”,是否具有“真理性”,是检验议论文好坏优劣的基本标准,也是议论文写作最基本的审美标准。

本文将议论文写成了散文诗,走入了“泛文学化”的歧途,看似文采飞扬,却连基本的道理也没讲清楚。这样的“满分作文”,实在是树立了一个华而不实、空洞做作的坏文风的典型。

包容

你说太阳被阴云遮住并任其阻拦自己的光热是一种懦弱,不,我说那是一种包容,是博大的包容,是只有太阳才能具备的包容……

小的时候,包容是接受幼儿园老师发给的最后一个又酸又小的苹果,是坐在最后一个位子甘愿拿到一张撕破了的试卷。承受物质上的短小与破损,也许是顺其自然,这次受屈下次可能得福;也许是本能的反应,也无所谓,命里有时终会有。

长大了一些,包容是代自己心仪的女生受过,是忍受老师莫须有的“罪名”与错误的批评,是容忍事理的阴差阳错。因为男孩子就应该血气方刚,胸怀大志,青年人就应该大行不顾细谨,大礼不辞小让,就应该兼济天下。这似乎是生命中必须经历的风雨与坎坷,是成长所必须付出的代价。

人到中年,包容是不计命运的错判,是对伤害自己的人和敌人说一声“谢谢”,是忘记别人对自己情感犯下的罪行,扪心自问。也许朋友反目是一种无奈之举,是生计所迫;心爱的人的背叛也是被迫,应该让他找寻自己的天堂;下级和同级的造谣中伤可能是一时冲动,并非有意而为……不该那么苛刻地要求别人,也许自己也正伤害着别人而没有觉察,也许自己也在期待着别人的包容与谅解。天空本就蔚蓝,阴云终要散去,海纳百川才是水的本性,死潭里只有记恨、仇视、自私与利欲熏心……

老了以后,包容是“不在乎”儿女在外面闯荡而忘却了自己;是理解周围的种种纷争,心绪平衡;是容纳一切兵荒马乱、一切流言蜚语与一切是是非非。这不是看破红尘自甘堕落,而是一种气度,一种气质,一种气节。曾经沧海,曾经辉煌,财富也好,名誉也好,误解也罢,毁谤也罢,都有心胸承载。尽管世事沉重,但有岁月的磨砺,什么都是容得下的。

其实天很蓝,阴云终要散;其实海不远,此岸连彼岸;其实草很绿,万物皆自然。其实,你不必担心太阳的光亮被遮住,你也不必担心人间有太多不平,包容那些阴郁,心中便有阳光,我们终将收获全部的美丽……

症状:小孩说大人话,写作主体模糊。

诊断:这篇作文写作者的主体身份非常模糊,他到底是中学生,还是看穿了红尘的世外高人?“其实天很蓝,阴云终要散;其实海不远,此岸连彼岸;其实草很绿,万物皆自然”,达观之外还透出几分沧桑,口吻和内容完全不合乎作者的身份。

一个儿童“接受又酸又小的苹果”,“坐在最后一个位子甘愿拿到一张撕破了的试卷”,这是包容吗?似乎还不如说是一种软弱。受到这样的不公待遇还心甘情愿,这个儿童要么是个傻子,要么在暴虐的环境下心理被扭曲了。

儿童在本质上是自我中心的,因为他还没有学会理解和包容别人。包容是一种美德,并非与生俱来,只有通过生活的历练和文明的教化才能养成。因此,以儿童为例来阐述“包容”的价值,是个实实在在的伪命题。

还有所谓“这次受屈下次可能得福”,所谓“命里有时终会有”,都是毫无道理可言的宿命论,宣扬的是逆来顺受,鼓吹的是听天由命,与“包容”何关?

第三段写“包容是代自己心仪的女生受过”,这不是包容,而是苦肉计。既然“罪名”是“莫须有的”,“批评”是错误的,为什么还要“忍受”与“容忍”?这是没有原则,不讲是非,与年轻人的血气方刚没什么关系,与胡适先生笔下的“差不多先生”倒有几分相似之处。这样的人还怎能指望他“兼济天下”?

关于老年人的“包容”,更是夸大其词。文章说包容是“容纳一切兵荒马乱、一切流言蜚语与一切是是非非”,这样的老人如果不是那个“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”的弥勒佛,那他一定是个“老糊涂”,才可能达到如此超然忘我的境界。事实上,任何人,只要他一息尚存,他就一定会有自己的底线,绝对不可能“包容”到藏污纳垢的地步。

如此稍加斟酌,写作者还会相信自己的话吗?看来,作者说的都是些“无心之话”,未必经过了独立的思考与判断。有个笑话,老师布置作文,先以“细节决定成败”为题作文,学生不假思索地论证细节之无比重要;再以“大节决定成败”为题作文,学生又都去阐述大节之无比关键。老师问,到底是细节决定成败,还是大节决定成败?学生面面相觑。

其实,年轻人说老年人的话与老年人说年轻人的话,都是荒唐的。一旦主体缺席或错位,写作就可能沦为文字游戏。

拒绝空白

空白是生命中的盲点。

我以对生命的热烈追求来庄严宣誓:我拒绝空白。

两千多年前孔子说:“天生万物,唯人最贵。”

我,生为人,出于对生命的尊重,我必须有奋发向上、刚健有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。

我崇拜孔子。他有“齐家治国平天下”的理想;他有“吾十五有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耳顺,七十从心所欲,不逾矩”的宣言。

我崇拜孟子。他有“当今之世,舍我取谁”的豪情;他有“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……”的坚毅。

人生在世,身为社会一员,就有责任为社会做贡献。我有义务做到“达则兼济天下”。

当在热烈的追求之中遇到艰苦的时候,我决不会接受空白,决不会落得个“穷则独善其身”。

我要将自己的脊梁化为沙漠中坚挺着的胡杨,活着三百年不死,死了三百年不倒,倒了三百年不朽。

我拒绝空白。我拒绝庄子。拒绝他“终身不仕”,愿化归于自然。

我拒绝空白。我拒绝陶潜。拒绝“守拙归园田”,“复得反自然”。

人生于社会,怎能逃避社会?

我决不会给生命留下一点空白。

我有理想,我愿尽我所能为人类社会注入前进的一丝力量。我愿做到“仁者爱人”、“仁者无不爱”、“泛爱众”的博爱。我愿如“长太息以掩泣兮,哀民生之多艰”的屈平;我愿如“凭轩涕细流”,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,风雨不动安如山”的杜子美;我愿如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范仲淹;我愿如“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”的林则徐。所以我拒绝空白,拒绝“穷则独善其身”。

我有毅力,有孟子“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”的坚毅,有“任尔东西南北风”的坚强,有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的坚持,有沙漠中胡杨的坚韧。

我,要用我的理想和毅力,去拒绝空白,去追求我热烈的人生。

我决不会给生命留下一点空白。

症状

堆砌文化典故,华丽有余,内涵苍白。

诊断

这是一篇在当下学生中颇为流行的“文化堆砌式”作文。口号很多,激情很多,名流很多,名句很多,只是内涵很少。

开头说“空白是生命中的盲点”。盲点,就是生命没有触及的地方。文章以孔孟以及屈原、杜甫、范仲淹和林则徐等人为例,说明有所作为的人生才不是“空白”的。这样的理解自然合情合理。但是,将庄子与陶潜作为“空白”的典型并加以断然否定,有什么依据?

安邦定国,济世救民,固然轰轰烈烈,而洁身自好,追寻人生自由,保持精神上的独立与超越,也无可厚非。要说有“空白”,孔孟有孔孟的“空白”,庄子有庄子的“空白”,人生不可能完美,必然各有其局限,各有其“空白”。

庄子的“空白”只是在政治生活上的某些“空白”,只是仕途上的某些“空白”,远不是“人生的空白”。难道我们能因为孔子没有种过地就说孔子的人生是“空白”的吗?

如果上述推论有些苛刻,那么将“穷则独善其身”贬为“空白”,就有些荒唐了。“达则兼善天下”,固然可敬,而“穷则独善其身”,或许更难能可贵。年轻气盛的作者说“决不会落得个‘穷则独善其身’”,在窘困潦倒的时候不“独善其身”,难道要自甘堕落不成?

用文化典故堆砌的这篇文章华丽有余,但内涵却有些苍白与混乱。有多少作文假文化典故之名,行博取高分之实?这值得我们警醒。

本文作者为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

推荐阅读

  • 记叙文写作技巧:细处见情 微处见妙

    归档(作文) - 阅读(418) - 2019年7月23日

    记叙文写作技巧:细处见情 微处见妙。要写好记叙文,就要学会用心观察生活,善于捕捉生活细节,在细节上展现情趣,把自己跃然心头的感受真真切切地抒写出来,让自己指尖流出“真心”“真情”之韵,拨动“个性”“创新”之弦,弹奏“独特”“真切”之曲。

  • 名师教你写作文:高考应试作文要学会收放自如

    归档(写作方法) - 阅读(833) - 2019年7月15日

    名师谈应试作文的写作要点和段落安排,并介绍了利用鱼骨头进行文章起承转合重点安排。高考应试作文,是限制性作文,最大的限制是字数限制,不少于800字,但一般也不能超过1000字,一是时间不允许,二是命题老师提供的格子一般也不允许你超过1000字,一般850~900字为宜。就是这么个篇幅,一般一篇给材料的应试作文,以6~8段为合宜的段落安排。

  • 中考满分作文精选细评:因为有了期盼

    归档(作文) - 阅读(547) - 2019年3月7日

    一篇优秀作文,不仅可以用来分析写作技巧,还可以用来作为阅读训练材料。这篇中考满分作文,我们按照“阅读理解”的命题标准,为部分文章设计了阅读题目,读写结合,为你的语文学习插上翅膀。

  • 记叙文写作指导 | 情节波澜如何制造?

    归档(写作方法) - 阅读(1364) - 2019年8月2日

    “文似看山不喜平”,“九曲十八弯”才是记叙文的审美标准。那么,在正文中,如何制造波澜呢?本文分享三种常用的方法。

  • 写作思维:好作文是这样炼成的!

    归档(思维训练) - 阅读(1339) - 2019年3月22日

    好作文是练出来的,更是改出来的。从原作中细细“挑毛病”,加以修改、润色,才能使作文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。作文题不仅能充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、写作能力,更是对高考作文题的预测与演练。

  • 名师详述:到底什么是写作思维?

    归档(思维训练) - 阅读(1090) - 2018年9月4日

    是什么控制着写作思维活动的呢?在写作行为中,这个控制开关(回路)是“意图”。如果把意图变成问题阐述,就是——为什么要写这个(为什么要这样写、想表达什么思想观点情绪……)?在写作意图指挥下,写作思维有以下几大类型。